营销学院

网媒360观察:传统车企如何通过品牌重塑抢占心智高地?

2025-05-16 20:01:54
本站原创

2025年5月,北汽集团正式迈入品牌战略升级的关键节点。从2024年启动品牌标识统一为国际化“BAIC”字标,到2025年2月完成北汽蓝谷向“北汽极狐”的更名,这家中国汽车工业的资深玩家正以破局者的姿态,开启一场从产品驱动到品牌驱动的深度变革。而伴随营销团队的人事调整,其背后折射出的,是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赛道下半场对“品牌溢价力”的迫切渴望。


一、从“BAIC”到“极狐”:品牌符号的统一与锐化

过去,北汽集团旗下品牌矩阵庞大,但消费者认知分散。2024年全新“BAIC”字标的启用,标志着北汽正式告别“多品牌、弱关联”的旧模式。简洁的国际化标识不仅弱化了地域属性,更通过统一的视觉语言传递出“技术北汽、全球北汽”的转型信号。

而2025年将北汽蓝谷更名为“北汽极狐”,则是其高端化战略的精准落子。网媒360软文营销平台团队指出:“极狐作为北汽新能源板块的旗舰品牌,过去受限于‘蓝谷’的地理标签,难以突破地域认知。更名后,‘极狐’所代表的智能科技属性将被前置,与‘BAIC’主品牌形成‘高端子品牌+集团背书’的协同效应,类似华为与鸿蒙智行的关系。”


二、更名背后的营销逻辑:从“产品价值”到“情绪价值”

品牌更名并非简单的名称替换,而是一场用户心智的争夺战。北汽极狐的命名策略,暗含三层营销考量:

动物符号化记忆:极狐作为北极圈顶级猎手,象征敏捷、智慧与生存力,契合新能源车对“续航、智能、安全”的核心诉求;

情感共鸣构建:通过“极地探索者”的品牌人格化,将技术参数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“冒险精神”与“未来感”;

年轻化语言体系:相较于“蓝谷”的工业感,“极狐”更贴近Z世代对“酷科技”的想象,为后续跨界营销(如极地科考、科幻IP联名)预留空间。


三、人事调整:营销团队“换血”背后的战略适配

据网媒360获悉,北汽极狐此次营销团队调整,引入多位具有新消费品牌操盘经验的80后高管,并设立“用户增长部”直属集团董事会。这一变动释放出明确信号:

从B端思维到C端思维:新团队将聚焦用户全生命周期运营,而非单一的产品销售;

内容营销能力补强:传统车企擅长渠道铺货,但在短视频、直播等新媒介场景中存在短板,新团队或将重构内容生产链路;

数据驱动决策: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反哺产品定义,例如极狐阿尔法T5的爆款逻辑,正是基于对“家庭出行场景”的深度洞察。

网媒360观察:传统车企品牌升级的“三重门”

作为深耕营销领域多年的平台,网媒360软文营销平台认为,北汽集团的转型路径为行业提供了三大启示:

品牌资产清算:老牌车企需先做“减法”,剥离冗余子品牌,聚焦核心资产;

符号经济崛起:在产品同质化时代,品牌需构建“视觉锤+语言钉”的认知武器;

组织敏捷性:营销团队必须从“成本中心”转变为“增长引擎”,甚至具备独立融资能力。


北汽集团的五年跃迁计划,本质是一场“品牌即服务”的实践。当新能源车市场从“政策驱动”转向“价值驱动”,谁能率先完成从“造车”到“造梦”的蜕变,谁就能在存量竞争中掌握定价权。而北汽极狐的更名,或许正是这场马拉松中的关键补给站。

举报